1(单选题)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 ,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 。“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狭隘虚弱的表现。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流露 雅量( u; G7 F2 N# ^" _5 y
B.展现 理解- w& y: L2 I; c, _" ]5 @1 |+ j! I
C.体现 宽容
D.彰显 自信. u( v! K9 d. @7 [$ k
正确答案是 D# J' m9 B5 q9 X4 l( C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从第二空切入,由“更”字可知,填入词的意思要比“胸怀”更进一步。“雅量”、“理解”、“宽容”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胸怀”大。“自信”与“胸怀”含义不同,在语意上比“胸怀”更进一步,且“胸怀”与后文的“狭隘”对应,而“自信”恰与“虚弱”对应。故该空应选“自信”。
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价值”搭配。“流露”、“展现”与“价值”搭配不当。由“在竞争中”可知,价值的显现应是主动的,因此“彰显价值”比“体现价值”更贴切,故该空选“彰显”。2 t9 g% t0 R( N; f1 _9 C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在画家的笔端,梅兰竹菊,被赋予文人风骨;牡丹荷花,被赋予盛世风范......无论色彩丰富还是清淡,都能读出诗意,读出真诚。要它的 ,有每一笔最自然的亮丽,要它的 ,有攀附向上生命力的线条,要它的 ,有花间人的恬淡自在,要它的 ,有藤萝架上鸟儿的清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I5 o+ ^! w% u$ G+ l
A.表 里 远 近! e' a- K, s/ n4 J0 _
B.色 形 意 音
C.情 趣 静 动
D.美 力 真 声9 g/ W$ }5 }( E2 r2 w8 b( V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实词填空。
第一空后的“亮丽”形容颜色,则该空应填“色”。第二空后的“线条”指形态,则该空应填“形”。第三空后的“恬淡自在”是一种意境,则该空应填“意”。第四空后的“清唱”体现了声音,则该空应填“音”。故正确答案为B。; x, @+ z' S. g7 G- X7 t
3(单选题)世间的事物很少能比大学美。在这里,憎恨无知的人奋力求知, 真理的人传授真理。在青年们长知识的年华里,大学给予他们远大目标和共同生活的规范,给予他们渴望得到的亲密友情,让青年人永无止境地对永恒的主题 。没有这些,青春便只是耗费时光。+ L2 [+ U! g, {5 E3 O4 G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3 `' q7 {7 ?3 e( T0 _
A.通晓 言无不尽
B.谙悉 各抒己见3 Q N- G7 a+ B3 O
C.敬畏 上下求索
D.掌握 高谈阔论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与成语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由句意可知,只有洞悉真理的人才能传授真理,排除C项。“掌握”、“通晓”均不能与“真理”搭配。“谙悉”指熟知,与“真理”搭配贴切。) d! K+ ]3 i5 ?) x6 i; y! w
第二空,“高谈阔论”多含贬义,与原句语境不符。“言无不尽”多与“知无不言”连用,强调某个人把自己关于某个时期的情况阐述清楚。“上下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言无不尽”、“上下求索”与“主题”搭配不当。“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符合材料中让青年人在大学里充分发表自己对永恒这个主题的看法的语境。故该空应选“各抒已见”。
因此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在日常生活中,礼貌语言作用之大往往超出一般人的 ,当人与人之间发生这样那样的 时,礼貌、谦让的语言会如熏风般暖人心扉,将龃龌化为乌有,令瑕疵变成笑靥。) _# v( Z. \; T: H$ r( p2 y/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Y0 [" x+ `' @
A.期望 冲突
B.想象 摩擦
C.估计 争端
D.设想 磕碰' k; y h# Q. g" n- x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从第二空切入,“冲突”、“争端”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语意过于严重,故可排除A、C项。
第一空,“期望”指对未来事物的希望和等待,而材料中未提到人对礼貌语言作用的希望和期待,不选。“设想”有假设的意思,材料也未体现出假设之意,不选。“想象”比“估计”更书面化,且“超出想象”是固定搭配,故该空应选“想象”。+ C( N/ N; y9 a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往往和社会发展的 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今天,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正 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的巨大潜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4 t/ m- s5 h$ u1 x9 j
A.步伐 实现
B.变革 释放$ B7 s5 H' L0 i- c
C.速度 发挥* a k- F1 u+ V8 d8 x) U1 t
D.方向 挖掘& ~+ Z7 r% a+ e/ W" w# f+ W' Y: v# }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0 W. e% G, s0 M( N7 r4 C# S. e
从第二空切入,“实现”不能与潜能搭配。根据语意,互联网技术正推进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的这一“潜能”已不需要“挖掘”,而是已经“释放”“发挥”出来了。故可排除A、D。
第一句的“技术革命”与第二句“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呼应,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呼应。第一空应填入体现“变化”的词,只有“变革”符合语境,故该空应填“变革”。
因此正确答案为B。
6(单选题)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压缩的方法来处理对象, 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 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0 N2 V; u- ^8 `4 w$ C' m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凭借 附属3 `' C3 G0 Z& f/ M: Q, m
B.通过 呈现6 G% D0 g1 c6 d! d. ^
C.依照 展现" [; j4 U3 u/ U6 {% l4 Y6 a
D.融汇 依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4 r/ U* U& p9 _ l
第一空所在的句子语意为“借助透视来表现三维空间”,“依照”、“融汇”均不符合语意,故可排除C、D项。
浮雕一般在建筑、用具器物上使用,说明浮雕是附在平面上的。“呈现”、“展现”显然不符合语意。“依附”带有依赖的感情色彩,用在“浮雕”这一事物上不如“附属”贴切。故该空应选“附属”。
因此正确答案为A。& ~5 s6 T2 H: ~1 Y% C; T
7(单选题)吴越历史舞台的中心在哪里,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尽管古籍文献对此有所 ,但是多 ,有的虽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 T( b% L+ N& i0 P# F, [' f,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论证 浮光掠影
B.涉及 穿凿附会3 w3 ?# V" Z9 H# Z6 l" N6 N4 N5 x6 a
C.记载 语焉不详( x& P& P" z3 E
D.描述 轻描淡写' ]8 n5 ~( ]& b8 L$ z8 }9 B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与成语的混搭填空。# D7 i5 `% D3 F/ N
第一空,古籍文献只能是记载或描述,不能论证,故排除A项。. W* \5 h( T( B3 F
第二空填入的词与其后“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的意思应一致。“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则“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理解为“虽有记载,但不够详细”。“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符合语境。“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仔细或印象不深刻;“穿凿附会”指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对重要的事情一笔带过,不加重视。以上三个词均与材料语境不符,都不选。该空应选“语焉不详”。) G1 R! j1 w5 X
故正确答案为C。
8(单选题)通过探测重力的微小变化,科学家发现一些地方的地下水越来越少。尽管卫星数据显示地下水出现了 ,相关部门对这些信号仍然相当 ,他们对科学家最近的发现提出了 。2 @8 K7 ]% Q7 g; B$ {7 P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警戒 反感 批评
B.枯竭 不满 辩驳
C.危机 谨慎 质疑' l, o6 ?) m6 d( T. Z
D.问题 不安 反对# {/ e4 s. W, f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前句“地下水越来越少”对应。“警戒”与“出现”搭配不当,“枯竭”语意过重。地下水变少,是地下水出现的一种“危机”,并非“问题”,故该空应选“危机”。
由“尽管……仍然”这对表转折的关联词可知,相关部门对科学调查结果不信任,进而提出了质疑。有关部门的态度是不盲目相信数据,体现为谨慎,而非反感。第二空只有C项“谨慎”能反映出不信任的意思。“不满”、“反感”与语境不符,“不安”在材料没有体现。第三空“质疑”符合语境。“辩驳”、“反对”均不能与“提出”搭配,“批评”与语境不符。) v: J* a# z3 a5 W- ~' g: ]6 D! p
因此正确答案为C。- y5 l" V4 n' [( m3 y
9(单选题)文化应该是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要走向国际社会,首先要了解国外社会的文化 。为此,中国电影需要开拓更加宽广的 ,寻找更加多元素的表达 。% ?7 t7 p0 Z$ F$ W; j" u: Q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t! `3 N' F, @; v; L- W5 i
A.需要 领域 方式
B.品位 范围 手段
C.动态 视野 形式) i \; \+ o% Q+ z& g0 k1 G% |; \
D.价值 题材 手法
正确答案是 A7 l: K/ v9 N: z5 k! I2 X! a)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从第二空切入,“范围”、“题材”不能与“开拓”搭配,可排除B、D项。
第一空,材料阐述的是中国文化想要走入国际社会应如何做。根据语意,中国文化要走向国际社会,应了解国外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了解国外社会对文化的“品味”、“动态”、“价值”,对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意义不大。故第该空应选“需要”。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0(单选题)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叠翠,采茶姑娘那灵巧的双手在茶树上翩翩起舞;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婉转悠扬的茶歌在天地间久久回荡。春分时节,静坐在绿色盎然的美景里,沏上一杯春分茶,沐浴着柔和暖阳,看茶烟袅袅,见嫩绿碧汤,怡然自得。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醇,去浊扬清,滋润身心。春之色、春之味、春之韵,尽在这春分茶中。# T4 n* i( \, n: U$ A"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H' w7 g) D& K3 j8 U/ H
A.春分茶韵3 f1 T; h6 H0 ~% C+ P
B.茶以春为贵) M1 u6 H" ?; L
C.春贵在其时 r4 G9 V, j* v" o/ g' m
D.春分采香茶- h: B9 U' d( c8 K0 h
正确答案是 A5 n6 W+ R$ w, a P4 k! d0 s
考点标题选择题 解析此题考查标题选择。整个材料都是围绕主题词“春分茶”展开的,材料第一句先引出春分茶,其后提到采春分茶,最后讲品春分茶。A项体现了”春分茶“这一主体词,语言简练优美,适合做标题。
B、C项没有体现主题词,均不选。D项只提到了“采春分茶”,而忽略了“品春分茶”环节,没有涵盖文字的全部内容,不能做标题。8 w0 K" T9 E% S7 o ?% p2 n
因此正确答案为A。8 q9 Z% u# D8 \' `5 j
11(单选题)我国家庭的小型化特点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所以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为养老提供支持。为此,政府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从事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点、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3 H, S6 K1 X5 A. W3 I9 s
这段文字中“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的是( )。4 t" M6 z6 a- h) N) w$ j6 k0 V
A.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系统
B.政府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养老系统
C.个人自办的居家养老场所
D.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养老院. B, Z2 y2 t4 W
正确答案是 A" m. J3 y& A2 r6 H5 p' V7 R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指代。“也就是说”引导的句子应与前一句子意思一致,由此可知“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代前一句话的内容。前一句话中“同时”表示并列关系,则“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应指代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 j) b$ R4 u0 m0 a+ J+ h
应注意到,“也就是说”前面是句号,即“也就是说”引导的句子应指代前面一整句话,并非后半句的“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点、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的工作”。- T, H6 h3 W3 k; w9 [6 D
12(单选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一切理念、制度和技术的价值基础。企业在重视财务、营销、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员工。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肯本,只有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凝聚员工、创造个性,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动力。; f0 |/ B' P L% _: L+ m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I( Q: R/ C8 @" o
B.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c1 n% b% Z. h0 a+ j# N5 E+ M
C.企业文化应以重视员工为中心7 r. |2 T- d* q' E! |6 o4 j5 [3 a* r
D.企业如何形成和加强自身的凝聚力# u- S( u* }6 D, D* I% c
正确答案是 C+ D- K5 X9 p0 H/ k. u" r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从递进关系词“更”后面的内容可提取材料的主体词为“重视员工”。又由“只有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可以判断,文字意在说明“企业文化应以重视员工为中心”,故C正确。A、B、D项都没有包含材料的主体词“重视员工”,均不选。2 ~# h0 J5 K4 S0 q) i, [
因此正确答案为C。7 m0 r: D; Z, V# Y' J1 ~4 e
13(单选题)“煎饼人”是“门门通、门门松”的万金油式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是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而是力求在各个领域都至少获得一些基本知识。他们爱好浅阅读,极度依赖搜索引擎,缺乏思辨力和想象力。他们的涉猎面铺地薄而大,像煎饼一样,但没有厚而重的知识积淀。在信息时代,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稀缺信息的能力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使人不愿意深究某一主题的倾向。. V& d/ w* I7 l- P. c& X+ ~
关于“煎饼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D+ U, E' t1 V$ Y+ _" V. _
A.善于学习新知识. I; I, ?* T9 m& k& C' s
B.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 C- I m2 D! O3 q
C.热衷涉猎却不求甚解* ?$ s) G+ N S0 X& A' X- }# e
D.占有大量稀缺的信息资源; P* F. \( ]1 r q; D3 M
正确答案是 C3 h5 I6 C. p/ t' x3 O, |# Q% f3 }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由材料“门门通、门门松”和“他们不是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而是力求在各个领域都至少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可知,“煎饼人”热衷涉略却不求甚解,正确答案为C。
A、B项在材料中未提及。D项错在偷换概念,材料提到“煎饼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稀缺信息的能力”,并不代表其“占有大量稀缺的信息资源”。
故正确答案为C。: E' S- k* C; _7 X- ^6 d
14(单选题)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h* G, k5 X- k4 D y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8 t- c# \0 a1 A, ?; D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
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2 \) u" y" Y, R ^( M7 L7 \
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
正确答案是 A# w2 e; _3 C- o; Q' D6 q7 |3 o* o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材料一、二句讲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容易创新,其后引出观点“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整个材料构成“铺垫观点——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即课堂也可称为创新的重要场所。故A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传授知识“,故D错误。材料叙述的主体是”课堂“,B、D项主体错误,均不选。# a& B X- ]) }4 F8 ]8 Q
因此正确答案为A。' ?. E* a0 z H. ]6 m) P7 S
15(单选题)人类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知识、科技、教育等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新的形势,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更近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参与到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来。! D' r5 Q4 P! ?, D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改革方向
B.新时期高等教育应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C.知识经济时代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D.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T. D. U5 n, v2 K6 p1 g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材料前两句说明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以引出观点“在改革发展的时代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整个材料构成“铺垫观点——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进一步引申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改革方向”,故A项正确。B、C项在材料中未提到,均不选。D项为抓住材料重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6(单选题)在元代画家的笔下,花鸟画已经成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途径,这种发展无疑丰富了花鸟画的内涵。发展至明清时期,许多花鸟画家更把家国观念、道德品评、祈求幸福等传统的人文精神寄托于画中,有些画家甚至将花鸟内容个性化,借以表达喜怒哀乐。因此,画家创作时重视追求境界多于形似,因而特别讲究笔墨运用,注重意境。他们不把绘画称为“画画”,而叫“写画”,确实有其原因。
这段文字意在( )。
A.比较元代和明清绘画技法的不同
B.叙述古代花鸟画的演变过程3 J4 k4 f! C6 e4 W, E
C.解释“画画”和“写画”的区别) g3 l$ D3 N5 V L- a0 ]
D.强调明清花鸟画的创作更加注重意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意在”一词可知考查隐含主旨。由总结词“因此”引出材料主旨句,主体词是“注重意境”,进一步引申材料的主旨为明清花鸟画家创作时更注重意境。故D正确。. t% f- K+ V0 _1 u$ [! o: _" N
A项“绘画的技法”在材料中未提及。材料仅提到明清画家把绘画称为“写画”而非“画画”,并没有解释“画画”和“写画”的区别,D项错误。B项未抓住材料重点。0 q/ ~' w/ c+ s1 b- l9 A- a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7(单选题)社会管理不是为了加强控制,它是柔性的、协同的和互动的,这正是它与传统单位制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也是“大管理”的要旨所在。长期以来,单位就是社会,它包揽了我们的一切。“单位制”和“身份制”构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运行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通过严密的单位体系和街居体系管理职工及城市居民。单位制的重要特征就是控制性、封闭性和单一性,是典型的“小管理”。或许,在当时的条件下,“单位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的萎缩,以至于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却对“社会”很迷茫,社会是什么?社会在哪里?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S! k f1 d/ I7 Q) ]$ p3 R8 F
A.“单位制”管理模式削弱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
B.社会管理的核心是提倡个人的主动参与
C.现代社会要求“小管理”和“大管理”的结合
D.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身份制”& D6 M( x1 ]! D+ z7 j4 c
正确答案是 A) `6 y8 p6 r7 }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中“在当时的条件下,单位制有合理的一面,但……,以至于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却对‘社会’很迷茫……”,由此可知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均未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18(单选题)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机物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锢。但当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质去战胜自然时,也应反思这些物质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毕竟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3 p# P" b* |# Z8 y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不应过于迷信科技的作用
B.应对合成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C.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
D.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人类的思维方式+ B' a; K5 Q3 l. r$ E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通过转折词“但”引出材料的主旨,即“当我们通过科技战胜自然时,也要反思科技产物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进一步引申为“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及环境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 ^+ D) U l8 q; S; P; Z5 J' Y4 ?
A项仅提到“不迷信”,未上升到“反思”,没有抓住材料重点;材料是就“科学”展开讨论的,并非局限于“合成技术”,B错误;材料阐述的是面对科技带来的改变,人类应该采取的态度。D项只提到了“科技带来的改变”,主体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2 u0 o1 q6 r+ U J" k- W; `2 Q
19(单选题)就本质而言,《人民文学》质量高低, ,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文学的真正价值,今天的畅销作者中,有多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有媒体统计发现,2010年,王蒙、贾平凹、周国平、麦家四人的总版税,比不过一个“当年明月”,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四人的文学造诣。6 h# a/ \0 Z: Z% p; D/ Z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并不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
B.惟一衡量标准在于作品本身
C.与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息息相关* M/ r$ Z6 ~+ E+ c% C
D.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M6 F& C* q- X+ h0 b0 G0 ]; X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填空。分析材料结构可知,二、三句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论证,由王蒙、贾平凹等畅销作者事例得出的结论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作家所著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对于《人民文学》而言,其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就在于作品本身,故B正确。) |& D0 r/ ]% T' O1 D2 u
A项中的“并”与“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中的“并”重复,造成语句不通顺,不能作为接语。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
20(单选题)民间草根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热情成为这一波中国文化热的巨大推动力量,它的出现和规模,完全超出了知识精英的预期,其力量也远不是学院知识分子可以相比的。其中虽然带些盲目的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场”不再是学者一统天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和民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将成为知识精英必须重视的因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x! Q6 b" P8 b
A.新一波中国文化热主要源于民间% z. E& S# b* C% K
B.民间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C.民间草根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带有盲目性
D.知识精英需在借鉴草根文化的基础上寻求新发展
正确答案是 B- [/ B: _! E& r) c! j& j& K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由总结短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引出材料主旨“社会和民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将成为知识精英必须重视的因素”,进一步引申为“民间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力不容忽视”,B项正确。
材料第一句是说民间草根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热情成为了这一波中国文化热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而这并不能说明新一波中国文化热主要源自民间,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虽然带有些盲目的成分,但……”可知,“盲目性”是转折词前面的内容,故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由材料“民间草根”、“它的出现和规模”、“其力量”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民间草根的重要性,并非知识精英,D项落脚点在知识精英,故不是材料主旨。" U1 W* [9 A9 i
因此正确答案为B。3 j& C+ T! D0 v8 |
21(单选题)网络不只发现问题,有时它还扮演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相对于各种监督管理的机制,网络的监督能力已经超出了超前的态势。似乎许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络之上,然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对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原有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 {/ W3 L1 _: H J- H5 W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n; x5 B4 \/ Z l- ?
A.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
B.网络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具有更为超前的监管能力
C.网络监督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D.当今社会的一条重要监督途径是网络监督/ M% V% Y0 L( x: Q7 w% \
正确答案是 A5 Z3 t0 z; o: b! L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由总结词“对此”引出材料的主旨句“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即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A正确。
B项偷换概念,将“超前的态势”偷换成“超前的监督能力”。C项在材料中未提及。由材料中的“固然……但……也……”可知,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22(单选题)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0 G. X3 r) D/ j# b# t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原则
B.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C.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力冒险
D.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的独一无二的贡献2 t8 ~, Q; N. G
正确答案是 A: q1 a+ W5 l3 |( d+ W(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主要”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由材料中的分号可知,分段是并列关系,整个材料构成分——分的结构。第一个“分”的“原始思想”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与第二个“分”的“首次发现”与“作出重大贡献”的对比可知,国际大奖更注重的是“第一”的评奖标准,A正确。B、D项明显错误。C项属于强加理解。
故正确答案为A。6 ?9 Z# y" A M" K
23(单选题)在大自然面前,万物没有优劣之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把人类放在了一个很普通的位置上。然而,一直有很多人不愿接受这种观点,而是先入为主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曲解为进步论并加以传播。根据进化论,我们很难预测出一个物种的进化趋势,因为进化的机制包含两个因素——环境和物种自身。我们无法预测环境的变化,物种自身怎样遗传和变异,我们也难以完全把握。进化论很大程度上只能给予解释,而非精确的预测,所以依据进化论去给出物种的进化趋势是没有道理的。尽管进化论难以刻画物种进化的细节,但还是帮助人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进化论和进步论的根本区别
B.反进化论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 F, W* ^- |, x" p0 p2 B
C.进化论很难预测物种的进化趋势* Y1 o1 J8 [1 Q9 p
D.应科学认识进化论的含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是 D8 B; D) M) g6 g: P' i$ _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材料前一部分“根据进化论……所以依据进化论去给出物种的进化趋势是没有道理的”是在解释进化论的含义,后一部分“尽管进化论难以……有了深刻的理解”说明了进化论的作用,整个材料构成分——分的结构,材料的主旨必须是对两个"分“的部分的全面概括,故D正确。
材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进化论和进步论进行区别,且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B项“反进化论”属于无中生有,它并不等同于“进步论”。C项是前面”分“的部分,未抓住材料重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4(单选题)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都会受到影晌。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W$ N, U- _ `! b3 s8 P. Z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8 q8 g2 ~1 h; D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E. l6 u5 Q: s2 L' u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此题是考查原因的细节判断题。由材料“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和“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可知,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故正确答案为D。1 {( O2 n$ U$ t! M- r
A、B项在材料中未提及。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抑制,是导致孩子简单学习失误的原因。并非面对难题时,这种抑制程度低;面对简单题,这种抑制程度高,故C项错误。+ p; V' m, p' s* Q- _* p
因此正确答案为D。7 D4 O5 w8 W# V# ?2 Q; w
25(单选题)①将会造成时间上的错位,舍近求远
②靠单纯大力发展新能源,远水解不了近渴3 e- a' }$ K1 F
③如果忽视了这点,而盲目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 H/ r" O% N- G, M: [) U/ u
④目前而言,最需要重点对待的是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合理利用
⑤但是可再生能源(含水能)产量只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约占全部能源的13%1 h! Y4 P" c, R: r' i7 e
⑥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国总耗能约达45亿吨标准煤( U/ Y, }+ A y( b6 |5 m: Z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②①③④⑤; P: P. `5 J4 v
B.⑥⑤②④③①$ O) t2 Z+ a8 M) _. v/ {& A2 p$ b
C.④⑥①⑤②③
D.④③①⑥②⑤
正确答案是 B6 @! x1 \! p0 x1 X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此题考查语句排序。观察题面发现,⑤⑥讨论的是同一话题,即资源问题,故⑤⑥应捆绑在一起。且⑤是对⑥转折陈述,则⑥在⑤前。据此可排除A、C、D项。- y. c- @: L3 R! S
材料先讲可再生能源少,为此不能单靠发展新能源,而要重视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利用。最后再讲盲目发展新能源的后果。经过检验,选项B确实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r: O0 ?6 R4 v( q# _
26(单选题)①新兴城市也有杂乱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杂货' v1 R' R2 O* i Q( R0 C, x |3 R% u
②居住者不是高官显贵,便是富商大贾/ z. _, w& Z: t) p! e; P7 A) g
③大杂院是城市的“特产”" M! T5 \% r" p% S- n7 N2 X
④产大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纪
⑤大杂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看过有关的考证,猜想大约在晚清之后* O( W; Z" J q9 v( [! F+ U
⑥晚清之前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时不叫大杂院,叫府第或大宅门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⑤⑥②- [/ u2 X! K9 g3 k9 j
B.③⑤④⑥②①
C.⑤⑥②③①④4 y* S! e; Y5 j! E8 ?. K! J
D.⑤③④②⑥①
正确答案是 A8 l; R3 M9 i% n* i! m3 q5 c; E+ B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先依词分组。从题面的6个句子看,可以分为两组:⑤⑥都提到了“晚清”,应捆绑在一起,且排列顺序为⑤⑥。根据⑥中“府第或大宅门”,其后应承接②,即⑤⑥②分为一组;①③④都含有“城市”,分为一组。①中有“也”字,则应接在④后。整段文字是围绕“大杂院”展开的,因此③应排在段首。故正确答案为A。0 a3 t! A* y o* N
27(单选题)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给免疫系统下个定义,答案一定是“识别非我的机制”。这是免疫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余的东西,比如抗体的形成或者吞噬细胞消灭敌人的能力,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机制之上。换句话说,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目前医学界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几种疾病,比如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w, s }# O a( r ?; M
A.均因免疫器官受到损害
B.近阶段还难有突破性成果( Y# r6 S6 w$ I# U& n2 N+ Y
C.其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 C. [3 A0 v$ |3 R
D.关键问题都出在这一步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填空。材料提到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进而提到“最难对付”,也就是说艾滋病和自免疫病这几种最难对付的疾病难以识别,即艾滋病和自免疫病的关键问题都出在难以识别上,故正确答案为D。A、B、C项没有抓住“辨认敌人”、“事情好办”、“最难对付”三者的关系。" D3 t8 v) o( N; @$ L
因此正确答案为D。6 D0 `( D* B" g
28(单选题)儒家学说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著于物质生活的享乐,即便是“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也是幸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人们如何提升个人美德; D. T& b) Y5 q) L8 Z9 }+ R R
B.拥有美德是幸福的前提8 W! o: U; U# ~) D( j7 W
C.幸福如何在善行中体现1 y, s4 B8 }5 b/ P) f2 |" Y4 k
D.美德与幸福的相互关系2 V/ W6 p, W" j( S, [* p2 L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意在”可知考查隐含主旨。第一句提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幸福”的观点,其后进一步说明幸福体现的方式及修炼美德的方式,整个材料构成“提出观点——补充说明”的总——分结构。材料的主旨为“总”的部分,进一步引申为“拥有美德是幸福的前提”,故正确答案为B。
A、C项均为“分”的部分,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仅提到了美德对幸福的重要性,两者的关系是单面的,并非互相的,故D项错误。: y4 S1 ^8 o3 v7 D3 C
因此正确答案为B。! ~0 N. x @0 B
29(单选题)哲学不是仅仅供人欣赏的精神财宝,也不是供人打发时间的思维游戏。哲学家的价值观,最终是被人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生存问题所左右的。哲学如果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就会无家可归;而一个时代如果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哲学,就会没有灵魂,因此,哲学史的研究固然十分重要,但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即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哲学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哲学的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科学和全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影响到人类实践行为的合理发展。( s! H; h9 q# F: \+ e5 R; I! X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哲学离不开现实社会+ t8 A3 f/ E* Q, P
B.哲学研究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M0 F7 z+ i; g$ M
C.哲学无法独立于相适应的时代而存在
D.哲学以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为主要目的& [, m% f: g4 s! V+ B
正确答案是 C6 G( p* d- P, D8 o6 y* O+ x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通读材料,根据总结词“因此”可知引出材料的主旨句。主旨句中用转折词“但”引出主旨句的主要部分,即哲学的社会责任是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引申为,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C项正确。% h B# m0 o" ~6 \
A项错在偷换概念,将“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偷换成“现实社会”。B项表述错误,哲学研究不是材料探讨的主题。材料也未提到哲学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0(单选题)所谓“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其实只是针对预立案程序而言。这样,网络侵权的原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被告身份的相关信息,可以查实的正式立案审理,无法查明的则不予受理。由此可见,这么做实际是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其调查权,来查明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背后的人,将调查核实“被告人具体身份”的权力转移给了法院,原告并不具备特别调查权,多数公众也都没有技术手段来进行网络追踪。如果法院介入后仍然无法查清,还是不会受理。只要没有明确的被告,原告的诉讼就失去了意义——且不说庭审过程中,“被告”无法进行辩护,就算原告赢得了官司,也没有责任人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介绍网络时代处理法律问题面临的困境
B.分析原告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r4 T' q# N. E4 j0 o9 X$ ~
C.解析法院在处理案件中被告人身份确定的重要性0 a( |% d; t* `" |; d9 E! L
D.说明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及其意义0 o; E+ E) ]2 z
正确答案是 D0 u! O i2 h- C, _) }" p, ]& Z/ @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概括”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一、二句讲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三、四句指出明确被告人的意义,整个材料构成“分——分”的结构。文字的主旨必须概括全面,两个“分”的部分缺一不可,故正确答案为D。/ d8 j, l, j# E8 R" P( v
材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展开,A、C项表述的范围过大。B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正确答案为D。
|